Page 15 - Cine_202104
P. 15

的创造角色的手段,更明亮清晰真实生动的画面,更高
           的影像宽容度和帧率,是更为成熟更适合观看的3D技
           术,也将会使最佳的3D观影体验。
               但是,这位3D电影技术的引领者和最大功臣,却
           认为技术绝非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他说:“故事
           和情感永远是第一位,而技术是次要的。我不会让3D
           和高帧率这些技术问题影响到我故事的讲述,极高的高
           帧率会让电影看起来像普通的视频,我不希望那样。毕
           竟,那些都只是工具。”
               十一年过去了,那位敢在奥斯卡典礼上喊出那句
           “我是世界之王”的男人,那个能将商业和艺术并驾齐
           驱的大师,如今再度谈论起自己最为拿手的特效技术,
           竟然变得“谦虚”了起来,只把技术看成“工具”。                          对《阿凡达》不吝赞美之词:“以往我们说好莱坞的电
               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因为卡梅隆对于特效技术的                       影就是会讲故事,但《阿凡达》让我们看到作为一部电
           卓越成就而或多或少的忽视了他电影中的故事和情感,                         影,故事可能不需要那么复杂,靠视觉表现,靠思想传
           美丽的误会了卡梅隆。                                       达,也能把这种艺术做得非常完美。如果说好莱坞电影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新媒体影                       艺术有一种新的潮流和动向,那么我觉得应该是数字技
           像研究中心主任陈晓云所言,“我们对好莱坞电影确实                         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以及通过这种完美的融合将自身
           存在很多的误解,主要就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这是好                         演变为数字创作的主题。这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形态,也
           莱坞很久以来的传统。由于过于强大的商业力量,往往                         是一场全新的艺术革命。”
           压抑了我们对这一特性的发现。《阿凡达》的技术很复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教授朱梁更赞同这部电影
           杂,但是它传达的理念非常简单。”                                 的技术成就,他说,“如果很多人对《阿凡达》的剧情
               周黎明也在采访卡梅隆时提到,“李安之前也对电                       是否‘艺术’有争议的话,那么没人可以否认,《阿凡
           影技术的边界进行了探索,但有些人认为他在技术与电                         达》的巨大成功有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导演卡梅隆和
           影叙事之间并没有找到最好的平衡”,这也让技术和叙                         顶尖的数字科技。”
           事之争成为电影世界中永远的课题。但对于《阿凡达》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则
           重映,周黎明表示乐观,认为“看过《阿凡达》的人可                         对《阿凡达》的观察保持了冷静客观的立场,他在肯
           能想去重看,因为这些人当年没在大银幕上看,但对这                         定这部电影技术成就和巨大反响之余,指出,“《阿
           个故事很熟悉——在别的渠道看了,比如手机或者电                          凡达》归根到底只是一部娱乐电影。上映前,有人认
           脑、电视上,跟在影院里看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为《阿凡达》的出现像以前彩色电影、有声电影改变
               就连一向严苛的影评人赛人也对《阿凡达》表示支                       了电影历史一样,将会成为电影史上的又一个分水
           持,他说,“好莱坞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工业的巨无霸,                         岭。但我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我们应该实事求是,
           就在于它把人身体的潜能和思想的潜能(可见的),尽                         理智对待。”
           其所能,倾其所有的将其进行视觉化的呈现。好莱坞电                             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杨晓林对这部电影直接站
           影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他们一次次刷新着我们肉眼所                         在了批判的立场上,他认为,《阿凡达》是豪华而平庸
           见的物理奇观。”                                         的好莱坞商业片,是技术主义至上、商业至上、迎合大
               另一方面,赛人更加强调了故事的重要性,“植                        众的口味和心理需要的商品。其形式是震撼的,内容是
           根于美国本土的,乐于编织美国梦的好莱坞叙事,是圆                         苍白而浅薄的,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成为“仿宫崎骏作
           熟而精美的。他们一旦要向全世界的观众传递梦想,他                         品”或“伪宫崎骏电影”的三维化杂耍。
           们从古希腊戏剧传统里沿袭下来的封闭式叙事,依然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宇更是早早就认为《阿凡
           存在,并起决定性的作用。好莱坞电影最具囊括性的时                         达》预示好莱坞的某种极端,是一个重大的分水岭,
           候,是它要让全人类通过大银幕,去看到一个他们想                          《阿凡达》的飙高意味着好莱坞大衰退的开始。如今,
           过,或未曾想过的全新的世界。基顿、西席·地密尔、                         他的预言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现实。
           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就是这么干的。现在轮到了                             由此可见,对于《阿凡达》的讨论早已超出了技术
           詹姆斯·卡梅隆。”                                        和艺术(故事、情感)之争的范畴,变成了从电影本体到
               曾经和卡梅隆合作过《泰坦尼克号》的北京师范                        电影工业再到产业升级以及潮流趋势的各个话题延伸。相
           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肖永亮                         信看完重映版本的你,一定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www.imaschina.com    015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