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Cine_202206
P. 41

自己可能能做的是什么选题和方向了。比如说我之前拍                            A:谢谢你能看到这一点。其实这个问题,也跟前
                   农民工、关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现在蜜蜂这个选                        边我们说的人的交流方式有关系,就是你跟你的拍摄对
                   题,我拍了一年以后,完成了NHK的短片版,关注的                        象,要把握好跟他的距离感,然后也涉及到你的价值判
                   养蜂人的家庭,长版我希望通过蜜蜂关注气候变比。拍                        断和道德判断。作为现实题材的创作者来说,你拿着摄
                   摄的人物也有些新的发现,对于选题,这个话题,我                         影机,以你平时的道德立场跟人交往,那么自然而然,
                   想等我们在课堂上,希望可以以蜜蜂这个为例,结合课                        就会出现这种“这么近、那么远”的效果。
                   程,我们再聊。
                                                                       Q:课程提纲里有一节叫《关于现实题材创作的思
                       Q:有个朋友跟我打过一个比方,一直心存疑虑,                      考:静观的苍蝇,还是闯入的大象?》——怎么理解这
                   所以想请教您。他说“(现实题材的)纪录片,就是把非                       个题目?它指向的是现实记录题材创作的什么问题?
                   虚构写作影像化”——您觉得这个说法成立吗?或者                             A:这个其实指的就是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方法,
                   说,这两者之间有哪些异同之处?                                 就是你可以像观察墙壁上的苍蝇那样,静静地观察你的
                       A:我还挺认同这个说法的。就像我会在课程内容                      人物。或者说,你也可以像迈克尔·摩尔那样,拿着摄
                   里讲到的:其实现实题材的纪录片,就是非虚构的一                         影机,跟着你的人物,去追议员,或者象原一男《前进
                   种创作方式。就像我拍的这些纪录片,比如《胡阿姨                         吧!神军》一样,甚至会接入到这个人物的生活当中。
                   的花园》(后期中)《24号大街》都是跨度时间很长
                   的,更像是一个作者在进行非虚构写作,无非是用影                             Q: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利用好拍摄的大量素
                   像的方式。                                           材?
                       Q:其实相比于拍什么,我更发愁的是怎么拍?要                          A:这其实是一个导演怎样跟剪辑师怎样衔接工作
                   解决这个焦虑,需要触及的问题有哪些?                              的问题。
                       A:纪录片怎么拍,可能会触及到的有这么几个方                          我前边的片子,大部分还是我自己剪辑。如果没
                   面。一个是语言方法,二是纪录片理念,前者是视听语                        有条件请剪辑师一起工作,我建议剪辑时还是应该有监
                   言的选择与呈现,就是我们讲故事的方式,涉及到视听                        制或剪辑指导一起参与。如果纯粹是你个人来剪辑一堆
                   语言上的 一些知识,但纪录片又不同于剧情片。另外                        素材的话,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早地开始剪辑,不要等
                   就是理念、比如直接电影、真实电影、格里尔逊模式、                        到这个选题拍完了才开始,在项目进展到三分之一时就
                   行动电影……等等。                                       可以开始尝试写方案、剪片花这样。
                                                                       剪辑片花、写方案的过程,其实就是你在梳理故
                   04     如何处理价值判断?                                事的过程,甚至你在这个环节,就已经开始在重新考虑
                                                                   你片子的结构了。
                       Q:怎么样处理自己与被拍摄人的情感关系?                            我个人的感觉是:一个选题,拍到最后,你每天
                       A:从纪录片导演的群体来看,其实蛮复杂的。但                      的素材量会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知道,你
                   对我个人来说,我只能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我觉得                        的素材情况,尤其是你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
                   拍摄就是工作、情感投入也很正常、虽然是两个层面的                        以越到最后,你要拍摄的素材量会越少,也会越精准。
                   问题,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要顺其自然。                              这时你其实已经在脑子里开始剪辑你已经有的这些素材
                       我一般会跟我的拍摄对象告知我的想法,也在无                       了,你已经在思考这个片子的叙事了。
                   意识中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共克
                   时艰,一起去经历或者说一起去克服一些困
                   难,寻找一些希望。
                       我也是一种陪伴的关系,但我来得目的,
                   还是来拍片的——在这个层面上,还是要让他
                   理解你,这样也有利于你后面的工作能更好地
                   执行。一家之言啊,我不知道其他导演是怎样
                   处理这种关系的。


                       Q:您是怎么做到“这么近又那么远”
                   的?就是与拍摄对象距离很近,但传递出的信
                   息却远大于镜头与对象之间的距离。


                                                                                              www.imaschina.com    041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