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Cine_202312
P. 17
然而,欧美传记片过于聚焦于主人公应对突发事件
的方式,并非国产传记片最好的解决方案。以本片取材
的张桂梅为例,国产传记片的原型人物,很多都是在一
个岗位上耕耘多年的人。
他们为人敬仰、感动全国,正是因为其履历中有一
个在时间跨度上的坚守。电影若没有足够的时间跨度,
就无法准确体现出她/他的社会贡献。
《我本是高山》在时间段上的选取,显得非常巧
妙。影片只讲述了张桂梅以校长身份创办华坪女子高级
中学的前三年。由于她已经培养了十几届毕业生,所以
单讲这一届必然是聚焦的。
同时三年时间又有足够的跨度,撑起了本片131分
钟的大体量。高一、高二、高三正好将影片划分成时长
均衡的三幕。高一是建置、高二是发展、高三是高潮及
结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三幕之间的时间流逝由很多细节来推进。比如海清
对张校长姿态上的细微拿捏,张校长吃药时的药量,学
生们成绩的阶段性提高,以及校园的建筑进度。
高一时期的校园还是个半成品,没有围墙、没有大
门、没有操场,还有个大水坑。高二时,校园已经不再
是半成品,但也还谈不上标准化。到了高三,学生们发
奋读书挑灯夜战的时候,校园从视觉上也符合了校园应
有的样子。
其实校园的变化,正是学生心理的显化。高一时的
学生,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不清,就像半成品校园一 和其它职业不同,教师这个职业是和学生相互成
样迷惘。高二时的学生,大都已经有了通过考学改变命 就的。教师是无法脱离学生而独立存在的。因此,写
运的想法,但如何才能做到,对自己能做到的信心,尚 教师就一定得写学生。只有学生角色活了,教师角色
不明确。高三时的学生,不仅看到了目标,而且看到了 才能活。
通向目标的道路,即便还有坎、还有坑,也无法阻挡她 《我本是高山》的选角很有意思,教师角色都是职
们了。 业演员饰演,学生角色则都是素人演员本色出演。郑大
除了时代感和剧情上的推进,三幕间还有人物命 圣和杨瑾两位导演都有指导素人演员表演的经验,对片
运上的伏笔与照应。诸多学生角色在高一时的伏笔,主 中小演员们的真情流露捕捉得非常到位。
创都在高二高三时给予了回应。比如玖朵云(罗解艳 山月(赵瑞婷 饰)、山英(美朵达瓦 饰)两姐妹
饰)的听力缺陷是在高一入学时便埋下的伏笔,在高三 是最具群体代表性的山区女孩。她们的生存困境是历史
时引出了张校长“巧用”捐助款的感人段落。 遗留下来的,她们对自己的认知也受到了很大的外力影
这当然不仅仅是在完成人物成长弧线,而是在将三 响。山月的悲剧结局更是为山英的“反败为胜”积蓄了
幕进行有机贯穿。观众只有看到了一群人三年间付出了 高浓度的情感力量。
多少,才能信服于他们取得的成绩,并更加共情。《我 由于影片从学校开学讲起,所以很难直接告诉观众
本是高山》用细化的三年,拍出了高中三年人生的厚重 这所学校建立前,山区女孩们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观
感,构建起一幅成长长卷。 众如果不了解山区女孩原本的人生轨迹有多糟,就无法
体会到张校长办学对地域状况的改变有多大。于是,主
师生群像,亲历者与见证者 创设置了山月一角,让她虽然看到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希
和很多传记片把九成的笔墨都放在主人公身上不 望,却依然未能摆脱。
同,《我本是高山》并没有把人物塑造局限在张校长一 山月指代的是学校建立前的所有山区女孩。山英是
人身上。从戏份层面上来看,华坪女中是一幅鲜活的师 山月的亲妹妹,因此她的“逆天改命”就有了延续性与
生群像。年轻老师和山区女孩们,不仅性格鲜明,还有 镜面性,指代学校建立后,所有山区女孩都能走上的新
各自的故事。 道路。
www.imaschina.com 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