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BP_202308
P. 49
(三)推动内容制播技术前 及网络视听技术科普工作,提升 业从业者面前的问题。唯有创新
瞻性研究 观众相关科学素质。运用各种资 发展是破解问题的关键。
围绕数据治理、架构升级、 源,建设系统有效的观众互动、 电视媒体的创新是从市场
融媒转型等热点领域,开展新一 反馈机制,以用户需求为驱动, 而不是从自己产品入手,从观众
代广播电视内容制播技术前瞻性 以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用户, 与用户而不是从电视媒体自身入
研究,提前做好技术储备,为核 实现与用户一同创新。 手。我们应以新传媒科技、用户
心制播系统的数据化重构、AV-IT (六)加强融合型人才培养 思维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目标
架构融合、广播电视业务转型奠 按照“政治强、立场稳、 来改造相对传统的电视文化产
定基础。 素质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 业,增强电视文化产品的表现
(四)探索广电业务新生态 准和要求,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 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培育新的
从技术、内容、产业、服务 革,优化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 电视文化产品、服务与文化媒体
等不同领域、不同维度,推动广 加强高精尖产业高技能人才及专 产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
电技术与ICT信息化新技术、新 业管理人才培养。加强优秀青年 况下,要主动适应当代科技发展
应用的深度融合,探索打造一个 科技人才培养,改革和完善人才 的新趋势,加快高新科技的研发
全新的广电业务生态体系。 考核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活力 与应用。相关机构、单位及组织
积极拓展新视听产业生态链 和动力。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创 应重视创新的政策革新、建立更
条,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加完善的奖励制度,让 勇 于 创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为促进经济 的氛围,鼓励人才勇于创新、勇 新、敢于创新的人才们,有依
社会发展赋能,充分发挥新视听 于探索,为各类优秀人才服务北 靠、有动力、有信心的去走好
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 京广播电视台事业发展提供良好 创新这条路,真正做到不忘初
等作用。 环境。 心、砥砺奋进。要解决媒体科
充分借鉴“互联网生态” 构建学习型组织,搭建广 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对接,科技
的发展理念,发挥广电“党政传 电技术学习中心,促进组织学习 创新要更多地依靠产业创新来培
媒”的特殊功能,以用户与受众 与个人终身学习。落实人才优先 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
为核心,以新技术新应用为驱 发展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 体制改革力度、完善创新机制建
动,以共建共享和融合创新为途 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在创新 设,更好地用先进的科技和服务
径,重构广电行业的产业链条和 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 方式来传播好先进文化,满足广
服务体系,打造“平台+内容+终 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 大人民群众逐步升级的文化与精
端+应用”的广电开放式生态系 人才。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神需求,推动首都北京的中国特
统。在广电生态中,生态中所有 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 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
的产品和服务都根植于用户的需 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以广电书 大繁荣。
求;各类合作伙伴都是生态共建 院、广电技术工作者俱乐部等形 (本文为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
方,围绕用户需求提供服务,实 式推动北京广播电视台成长为学 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
现自身价值,构建起具有蓬勃发 习型媒体机构与创新型组织。
展潜质的广电新生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五)建立观众技术俱乐部 五.结语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
建设服务观众、服务用户的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开放创新模式。按照《关于加快 统的广电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 《移动互联网思维》 熊友君
[3]《媒体融合的芒果实践报告》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与冲击。面对这种状况,如何应
吕焕斌主编
精神,坚决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 战,如何摆脱不利局面,如何实 [4]《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美]
路线,服务群众,推进广播电视 现浴火重生是摆在每一名广电行 彼得·德鲁克
《传播与制作》2023 年第 08 期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