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AV_202302
P. 37
观察·事件
中国最早的立体声是如何录制的?
文/曲璐
两个同时转动的蜡筒,一段精心修复的声音,让历史穿越百余年的时光,
重现于你的耳边!
1901年,一位名叫 Berthold Laufer 的先生 蜡筒录音机的大致原理是,通过一个长长的
代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NH)来到中国考 号角和连接在它末端的杠杆,把空气的震动转化
察,并用蜡筒录音机记录下了当时的中国戏曲和 成固体的震动,再使用探针(唱针)将震动记录
民间音乐。 在持续旋转的蜡筒上。也就是说,整个录音过程
他在工作笔记中这样写道:“我请来了演员和 都是纯声学、纯机械的。当时的一个蜡筒最多只
乐队,让他们在剧院的舞台上演出。我用了两台 能记录 3 分钟的声音。
蜡筒录音机,同时进行录音,一台用来录乐队,
另一台用来录演唱。这样两个蜡筒就是一对。录
演唱的蜡筒编号为28-52,对应的录乐队的蜡筒
编号就是 28a-52a。”
▲ 上世纪初的唱片录制
根据Berthold Laufer的工作笔记,当时录音
的目的,是为了记录下这些音乐,转写成乐谱,
再进行保留或者出版,并不是为了录制唱片,当
时更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做立体声录音。有些学者
提出一个观点:这些经过精心修复、同步后的
▲ 带有清晰标记的蜡筒
1901年的 “双蜡筒立体声” 录音,很可能是目前
(如,录演唱的蜡筒是46,同时录乐队的蜡筒是46a,
发现的被保留下来的最早的立体声录音。
两个是一对)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