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Cine_202212
P. 25
辅、陈潢不能终其功业,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人格光照 第二个就是程朱理学。为什么说礼教“吃人”?
万古。死亡,恰恰是他们成功的开始。能在黄河边,让 因为它把人囚禁起来,把人的脑袋全都弄成榆木疙瘩,
百姓心甘情愿为之立雕像的没几个人。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谁是天理?谁代表天理?皇帝?
靳辅和陈潢延续的是一种大历史观,它不是程朱 圣贤的教导?搞不清楚,最后是一笔糊涂账。你看于振
甲,就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搞五四新文化运动,坚决不能
理学的史观,不是孔孟时代的史观。靳辅和陈潢从骨子
再让这样的思想去祸害年轻人了。
里不是忠于某个皇上,不是忠于某个政权,他们忠于历
这套东西,曾被视为官学,统治阶级用来毒害人
史,忠于中华民族,他们信仰和尊崇的偶像是大禹王,
民。这些过去都是概念,我们把抽象变成了画面。鲁迅
是李冰,是潘季驯。
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写,字里行间写满了吃人。
陈潢有句台词,“天下不是皇上的,黄河也不是
于振甲身上,始终在自我矛盾、自我压抑、自我
皇上的。再过一百年、一千年,地上的皇帝比天上的
谴责。为什么有那么多笔墨在他身上,首先是想写礼教
星星都多,黄河只有一条,在黄河面前,我们是平等
的害处,以前大家谈起读书人,以为都是李白这种,其
的。”
实不然。大多数读书人就两种,一种是徐乾学这类,他
我写剧本的时候,翻《水利志》,看到一代一代
知道自己学的是假的,敲门砖而已,一旦得了功名,就
的水利官员,前赴后继拿命往黄河里填,大部分人在历
尽数抛之脑后,上下其手,求名求利。
史上连名字都没留下。他们才是中华民族守护神。
另一种就是于振甲这种,祸害自己,祸害国家。
康熙三十多年,百姓就给靳辅和陈潢立河神庙
康熙这种聪明人,都不相信礼教,但他们又无比推崇礼
了,当时陈潢还没平反。
教,以此为工具制造“脑残”。
过去有句话,叫遗爱自在民心。一个人伟不伟
第二个源于他身份的特殊性。于振甲后来继承了
大,光靠自己说是不成的,要看百姓是不是真心实意地
靳辅和陈潢的治河理念,死在河堤上,他也是一个很有
纪念你,歌颂你,追随你。
名的河督,后来在历史上公开认错。不管怎么样,我认
为他还是个君子,一旦认同,就可以贡献身心和生命,
批判“吃人”的礼教
可惜改变不了榆木疙瘩的脑袋。于振甲这个人物形象,
《天下长河》比较有意思的是,触摸了中国文化 应该说在古装历史剧里从未出现过。
精神层面里边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东西。一个就是帝王 过去很多的戏,不太涉及人精神层面的复杂性,
哲学。帝王哲学不是权谋,不是平衡术,而是高度的自 总在道德问题上纠缠:忠与奸,清与贪。《天下长河》
私,高度的唯我主义。所有的帝王都是非常自私的,视 打破了这一概念。清官未必能办好事,忠臣往往贪名
人命为草芥。 声。如果完全依靠私德来辨别,历史上99%的官员都是
我们不能自我感动,夸某某人是明君,然后把自 奸臣,扛不住查,道德的分野只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历史
己带入到帝王身份里。 认知,不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不符合历史真相。
我们仔细观察,刘汉、李唐、赵宋、朱明以及爱 就像剧中康熙骂于振甲一样,你自以为是清官就
新觉罗的大清,无非家天下而已。这个基本命题都弄不 高人一等了,觉得自己什么都是正确的了,看谁都是贪
清楚,不像个现代人。的确有封建帝王做了对民族有益 官。一个国家的运作机制非常复杂,如果只拿着道德来
处的事情,但同时也有很多对世道人心的欺骗。 标榜自己、要求他人,非得把老百姓都祸害死不可。
如果真要给清官下一个定义的话,我觉得是“清
www.imaschina.com 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