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BP_202209
P. 45
音频 · 灯光
Prolight·Sound
调频数字音频广播中的信源编码技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万洋
【摘要】 DRA+(Dynamic Resolution Adaptation)是 我国专家、学者也开展了大量关于DRA+编码技术的研
我国自主研发的音频编解码标准。DRA+通过游程编码、自适 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献[2-3]重点探讨了DRA+编码
应时频分块技术,提高了编码效率和质量,具有解码简单、 技术的应用,设计并实现了DRA+音频解码器;文献[4-6]
压缩率高、信号质量好等优点,符合人耳听觉特性。本文对 利用DSP、FPGA等硬件设备实现了DRA+音频编码器,对
调频数字音频广播中的DRA+音频信源编码算法进行重点介 DRA+音频编码算法的特性、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文献[7-
绍,对DRA+编码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具有一定借鉴 11]等对DRA+音频编码算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获得了更
价值。 高的编码效率和质量;文献[12-16]重点阐述了DRA+技术的
【关键词】 DRA+ 调频数字音频广播 信源编码技术 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上述研究成果为
DR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引言 本文将对DR A+音频编码技术进行重点研究,结合
DRA+(Dynamic Resolution Adaptation)符合GB/ DRA+编码在调频数字音频广播中的应用,重点介绍DRA+
T22726—2008《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1],是 扩展编码类型,以期为我国自主研发的DRA+数字音频编
我国自主研发的信源编解码技术,通过量化和编码声音信 码技术的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号,得到符合人耳听觉特性的音频。DRA+编码算法具有
解码简单、音频质量好、压缩效率高等优点,可以在移动 二.调频数字音频广播中的DRA+标准
多媒体、IPTV、网络流媒体、激光视盘机、数字影院、数 DRA+编码算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其编码过程如下:
字音频广播、数字电视等领域应用。 输入PCM数字音频信号,经过自适应时频分割,分解出最
为了推动DRA+技术的发展,科研机构进行了深入的 优音频信号;通过联合立体声编码提高声道间的独立性;
探讨。IEC61937-12标准对打包并传输DRA+码流的传输方 根据心理声学模型绘制最佳掩蔽曲线,得到全局比特分
案进行详细的说明;HDMI和CEA对传输DRA+数据的标 配,线性量化谱系数;根据量化谱系数分布实现自适应分
准方案进行制定;MEP4和SMPTE能够将视频和DRA+音 区,采用哈夫曼编码压缩数据,降低数据冗余度,根据标
频数据封装成同一文件;IETF标准能够利用RTP协议传输 准规范将音频数据打包成DRA+帧。
DRA+码流;国际蓝光音频将DRA+作为可选音频标准;国 在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中,音频信源编码输入信
标GB/T26686—2011《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通用规范》将 号的标准采样率范围是16kHz~96kHz,输出码率范围是
DRA+作为必选音频标准;行标GY/T220.7-2008《移动多 16kb/s到256kb/s。用户可通过设置编码参数,选择不同
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明确指出,将DRA+ 码率下最优的主观声音质量以及满足一个调频信道内传输
作为CMMB终端的音频标准。 多路立体声节目或一路环绕声节目的需求。采用的CDR编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