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BP_202209
P. 42
传输任务成功、失败、结束时应能提示 审计,保证文件传输操作有据可查。通 件和应用程序,查看设备开启的端口和
不同的声音和状态信息。 过集中采集安全传输设备中安全事件、 服务,设备应仅安装必要的组件和应用
10.灾难恢复 用户访问记录、运行日志、运行状态等 程序,且关闭了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
支持一键恢复出厂设置、硬件灾难 信息,经过滤、归并和分析处理后,集 24.安全审计
恢复、配置参数备份和恢复,建立一个 中存储和管理统一格式的日志,结合日 可审计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
正确的配置文件并导出,删除或改变当 志统计汇总及关联分析,全面审计信息 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审计
前配置文件,设备工作应不正常;导入 系统日志,管理员可随时了解安全传输 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用
正确的配置文件,设备就能恢复正常传 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系统异常事 户名、客户端IP地址、访问对象、结果
输状态。 件。通过事后分析和日志报表,可快速 等。登录安全传输设备,查看确认设备
11.传输文件关联 定位安全事件和系统故障,提供客观依 是否符合安全审计要求。
可将被传输文件关联的文件一并 据进行追查和恢复。
传输,如:MXF视音频文件与XML文 17.双机热备 四.性能验证
本文件关联,当视音频文件MXF生成 支持主备双机热备工作模式,当 1.物理接口
后,在有对应的XML文件生成时才进行 主机发生故障时,备机自动承担主机的 检查验证安全传输设备对应不同
传输。建立一个自动上传任务通道,将 文件传输任务,保证文件传输业务高可 安全域的4个万兆数据网口,应采用
1.mxf拷贝到源目录中,查看是否会自 用不中断,无需人工干预。登录安全传 10GB多模光纤LC接口,对应不同安全
动上传;再将同名xml类型文件1.xml 输设备管理端,设置设备-1身份为主设 域的2个千兆数据网口,应采用RJ-45
拷贝到源目录中;在1.xml拷贝到源目 备、设备-2身份为从设备;登录设备, 1000Base-TX接口,还有1个千兆管理
录之前,1.m x f应未自动建立上传任 发起文件传输任务;断开设备-1与文件 网口和1个USB接口。
务,待1.xml拷贝后,会自动建立1.mxf 传输信宿服务器的网络连接;该任务应 2.文件交换速率
和1.xml传输任务。 可由设备-2继续完成。 安全传输设备内外网主机基于专用
12.超大文件传输 18.热备冗余电源 硬件和物理隔离,采用万兆光纤接口,
传输一个高清/4K节目素材的超大 应配备热备份冗余双电源供电, 理论传输性能为10Gb/s。通过优化安
文件,应能成功传输。 其中一块电源模块产生故障,安全传输 全传输设备软件系统,采用多路并行处
13.传输方向控制 设备应能照常运行,并发出电源异常告 理等方式,目前安全传输设备的数据吞
文件传输按白名单格式,应可分别 警,热备冗余电源模块应可在线热插拔 吐量可达5Gb/s。为设备配置一条文件
控制上传、下载。设置白名单txt类型, 更换。 传输通道,从信源发起一个文件传输任
上传允许,下载禁止;设置白名单MPG 19.专用安全操作系统 务开始,到信宿收到该文件最后一个字
类型,上传禁止,下载允许;分别上 登录安全传输设备,查看设备系 节,将一个媒体文件传输3次,记录每次
传、下载txt、MPG文件;txt文件应上 统配置,设备的所有应用软件应在定制 的最大传输速率,3次记录结果的平均值
传成功、下载失败,MPG文件应上传失 的专用安全操作系统上运行,而非在 应达到300-650Mb/s文件交换速率。
败、下载成功。 Windows系统上运行。 3.文件交换延时
14.文件传输完整性保证 20.远程控制连接 为安全传输设备配置一条文件传输
支持MD5校验,并显示MD5校验 如有必要,应可通过厂商提供的远 通道,采用文件传输方式,使用网络协
结果。传输一个文件,待传输完成后, 程管理软件,基于HTTPS、SSH等安全 议分析工具,在设备的内外网主机,抓
查看传输结果;传输成功,应显示本地 的连接方式和远程管理手段登录和管理 取并计算发送端第一个数据包发送时间
和服务器端该文件的MD5一致。 设备。 和接收端第一个数据包接收时间的时间
15.多用户支持 21.身份鉴别 差,测试3次,3次测试的平均值应满足
支持NAS集群多用户传输管理,可 可鉴别检查信息复杂度,可限定密 应用访问延迟5-10毫秒的文件交换延时
设置多个用户登录名、密码、权限。添 码最小位数、限定组成密码的字符类型 要求。
加2个不同的用户,分别设置登录用户 等。登录安全传输设备;查看设备系统配
名、密码。对用户1仅设置上传权限,对 置;设备应启用检查鉴别信息复杂度。 五.结语
用户2仅设置下载权限;分别以用户1、 22.登录失败处理 万兆网间媒体文件安全传输设备
用户2的用户名、密码登录客户端,都进 登录安全传输设备,查看设备系统 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在广电制播业务网
行上传、下载操作,用户名、密码正确 配置,对失败的登录应采取结束会话、 络不同安全域之间建立安全控制点,通
后才可登录成功,登录成功后传输结果 限制非法登录次数或自动退出等处理 过以太网连接两个安全域,在两个安全
为:用户1上传成功、下载失败,用户2 措施。 域之间形成一个非实时物理连接的隔离
上传失败、下载成功。 23.入侵防范 区,对媒体文件格式和视音频数据格式
16.日志审计 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原则,登 进行检查和过滤,通过专用私有协议在
支持传输任务记录保存和传输日志 录安全传输设备,查看已安装的系统组 不同安全域之间传输节目素材。 B&P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