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AV_202105
P. 30
观察·事件
国的物理学家奥托·雷曼(Otto Lehmann, 1855- 同时雷曼还发现了双折射效应,即当苯甲酸胆
1922),在晶体学方面很有研究,或许可以解答这 固醇脂处于两个熔点之间时,用光照射,会产生两
个困惑。 条折射光线。
于是就给雷曼写了一封长达16页的信,详细记 这是晶体特有的现象,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
录了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性,就是在不同方向上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
大家注意到,我们又引入了一个人物——奥托·雷 果。既然苯甲酸胆固醇脂存在双折射,那么它应该
曼。这是一个重要人物,后人称他为“液晶之父”。 属于晶体。
这个称号能够获得,与莱尼泽的来信紧密相关。 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晶体应该都是固态的,
比如水晶、钻石,可是苯甲酸胆固醇脂,怎么固
态、液态和中间态都有呢?
也就是说,苯甲酸胆固醇脂在一定温度下,尽
管失去了固态物质的刚性,却获得了液体的流动
性,并保留着部分晶态物质分子的各向异性有序排
列,形成一种兼有晶体和液体的部分性质的中间
雷曼是一个物理学家,1855年出生在德国,受 态。
从事自然科学工作的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晶体产 这种中间态是之前的晶体所没有发现的,但由
生了浓厚兴趣。一直到大学毕业后,攻读博士学位 于具有晶体的显著特征,雷曼依然认定苯甲酸胆固
时,研究方向也是晶体。 醇脂是晶体,是一种特殊的晶体。雷曼把它形象的
为了便于研究,他发明了晶体显微镜。用这种 称为“液晶”(Liquid Crystal)。
显微镜他首次观察到了固态物内部结构的液晶化现 后来,雷曼还发现了许多与苯甲酸胆固醇脂同
象。可以说,奥托·雷曼是当时对晶体研究最为深入 样特性的物质。1889年的8月,雷曼将研究成果撰
的专家之一。 写成标题为《流动的晶体》的论文,引起了科学界
这么说来,莱尼泽是找对人了? 的的高度关注。
在接到莱尼泽的来信后,雷曼也很好奇,着手 由于雷曼首次提出了“液晶”概念,以及对
进行了实验,结果与莱尼泽信中的描述相同。 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因此被后人尊称为“液晶之
父”,并由此多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
但这样一个伟大的发现,在雷曼有生之年却没
能获得实际应用。为什么呢?
因为按照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真的不知
道该怎么用?往哪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
才重新开始研究液晶,苯甲酸胆固醇脂也就成为了
合成液晶的一种材料。1968年,美国RCA公司研发
出了世界上第一块液晶显示屏,这时距离发现液晶
已经半个多世纪了。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