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Cine-20171112
P. 20
是费穆生前写的最后一个剧本,但是写完之后他没拍就 们约定了摄影器材的底线,不能低于怎样的技术格式,
过世了,之后是朱石麟导演把它拍了出来,是一个马戏 在这个标准之上都可以,所以每个导演有自己的自由,
团的故事。整个剧本写完之后,我突然想起这个片名, 拍4:3也可以,所以就出现了不同的画幅。
觉得在当下这个动荡、有很多变迁的生活里,特别适合
我这个故事,确实里面的人物涉及到曾经很灰色的生 说好不拍古代,但《逢春》还是将武侠的元素放了
活,也是江湖人物,最后就定名成《江湖儿女》。 进来。
贾樟柯:这个有点像一个思维渐进的过程。刚写剧本
用六种摄影器材,还包括胶片,但现在大的趋势是数 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我
字将逐步取代胶片,怎么看待胶片未来的发展? 想拍二胎是因为主题确定之后,那个时候身边很多朋友在
贾樟柯:我觉得只说半句是不对的,比如数字是无法 谈论二胎的问题,我的年龄跟电影里面的角色差不多,也
取代胶片的,同样,胶片也是无法取代数字的。虽然都是 到了想生一个也可以,再等几年就没机会了。很多家庭也
记录影像的载体,但它们有各自的优势,对我来说也并不 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朋友聚会的时候,朋友的两个孩子在
是谁取代谁的概念,就像画家一样,你突然多了一支笔、 聊,他们都是独生子,在说有个弟弟妹妹会不会更好,
多了一种颜色,并不是一支笔取代另一支笔,而是在你创 讨论的很认真。这件事确实影响到小孩子都在讨论。当
作的时候多了一种选择。所以我从2002年的《任逍遥》开 然朋友们都在调侃,有担心年龄的,又担心经济收入的
始到《山河故人》,全部是用数字拍摄,那时候数字刚刚 ,我觉得这个故事和年龄有关、和时间有关,人在时间
崛起,我特别喜欢这种新的媒介。特别是它对现实生活的 面前是很被动的,时间把你推倒30岁的时候你需要面对
快速反应,可以迅速的把素材拍下来,可以摆脱电影大工 30岁的问题,到了40岁的时候有40岁的问题。每个年龄
业的束缚,特别适合我那个阶段的创作。但到了将要开拍 段生活都是新鲜的,人到中年的年龄段面临的是生活的
的《江湖儿女》,主体又用回了胶片,是因为那个段落需 可能性和选择的艰难,于是我就想写这个。但是写的时候
要胶片特有的景深和色彩还原,那我就再用回胶片。之所 我在想故事应该发生在哪里呢?我觉得应该发生在内陆比
以没有都用胶片拍摄,是因为不同年代的质感和人物的命 较传统的地方,如果是北上广深,生育观念改变很大,
运走向是适合多种摄影器材呈现的,对导演来说应该在技 有很多丁克家庭也不想要孩子,把这种渴望再有一个孩
术的选择上有更自由的可能性。 子的家庭放到传统的地方,可信度和融入感会更好。
于是就想到了去平遥拍,因为我总在平遥取景,很喜
其实五个短片组成,但我可以理解不同短片有不同的 欢那,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平遥一方面很古老,一方面旅
色彩,但为什么画幅都不一样? 游气息又很浓厚,到处都是演出,我就想那这一男一女可
贾樟柯:确定主题之后,我们有过两个约定,一个约 以是演员的身份。在当地有一个表演叫“又见平遥”,当
定就是时态的约定,能不能拍古代?科幻?未来?做了 然没有武侠剧,武侠剧是虚构的。虚构武侠剧一方面是我
很多讨论,最后五个导演觉得古代就不用拍了。时间去 觉得它的空间、环境、城墙古街道很适合拍武侠,另外一
哪儿是很当下性的感受,就确定可以拍现代和未来以及 方面,演员李轩演了一个白衣大侠,英雄的形象,他其实
科幻,我以为只是简单的约定,没想到南非导演真的写 是被一刀杀死的路人甲,我还是喜欢角色间有一些错位,
了个软科幻的片子,想象力很丰富。从技术上来说,我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把他变成了演武侠剧的人。
020 www.cine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