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Cine-20170304
P. 50
期,2017年仍会调整,有可能2018还要调整。但是我们 行政、市场、财务等职能都没有。但橙天嘉禾是具有代表
认为这是短期的调整,对长期的电影行业仍是看好的。 性的,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在,规模优势也没发挥出来,那
另外,2016年电影市场环境不好,其实也加快了收 么在大地接手之后会有相应提升。
购、并购的速度。目前看,这一次大地收购嘉禾算是今年 市场和发行方的对接,这些方面会有地域特色,单店
业内最大的case,在这之外还有很多零散的小投资人已经 相关部门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
开始退出了,这个时候大的影投公司在基于对未来长期发 于欣:橙天嘉禾也是总部排片,的确要考虑到地方差
展有信心基础之上,肯定会抓住收购、并购的机会。 异性,另外每个排片员会负责10家左右的影院,对影院有
第二,说到橙天嘉禾本身,虽然目前是亏损状态,它 充分了解,能够满足地方的特殊需要,同时也能满足总部
的管理模式和大地不太一样。用大地的集中管理模式来经 控制。
营,有很多在成本上可以优化的地方,所以这种亏损对我
们买方来讲更是机会。 这样的话会不会有大幅度的裁员情况?
于欣:职能会取消,但不会裁员,更多的是给他们转
橙天嘉禾除影院外,还有电影制作、发行的业务,双方 岗,派到其他职能部门。
是否会在这些业务上有更多的合作?
于欣:是的,橙天嘉禾之所以把影院部分出售,也是 收购之后,大地和橙天嘉禾两个品牌是否会继续并行
希望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他们擅长的制作和发行领域里, 下去,新影城开业怎样选择?两个品牌是否有定位不
也算是他们战略的一个调整。这方面我们的确是有过沟 同之分。
通,未来会在交易结束之后达成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有 于欣:大地和橙天嘉禾两个品牌会继续同时运营。其
更深入的合作。 实大地在收购橙天嘉禾之前就创立了高端影院品牌“自由
人”,用于定位一二线城市的拓展。所以未来会用大地和
大地也有自己的发行团队,是否会向上游制作领域延伸? 自由人两个品牌进行拓展,但目前橙天嘉禾已经开业的76
于欣:从大地集团的角度来说的确有战略规划,并且 家影城会继续保留。
已经在实施中。我们有大地电影的团队,有大地发行的团 相对于大地来说,橙天嘉禾的市场应变能力更强一
队,目前在积极推进中。大地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终端优 些,他们很多店都很大,票房高、高端品牌两类影院的经
势,发展上游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营经验是大地团队比较缺失的,所以收购之后他们这两方
面的经验是我们可以吸收和学习的。
橙天嘉禾应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何还会看好这个品
牌?对嘉禾的经营状况是如何分析的? 2016年的电影市场表现不算理想,收购橙天嘉禾的价格
于欣:嘉禾现在有76家影院,已经极具规模了,但 远远高出估值,大地是如何考虑的,都有哪些预期?
采用的仍然是单店经营为主的模式,总部发挥的作用不明 于欣:的确大地是作为战略投资人的身份介入的,和
显。在人员设置上也会臃肿一些,只发挥出了规模效应, 财务投资人的考虑不太一样。我也承认,这个价格如果用
这是我看到他们主要亏损原因。大地在2006年开出第一家 传统的基金、投行那种PE的模式、传统估值模型是算不出
影城的时候就想到如果有1000家影院该怎么经营,所以 来这个数字的。那么大地为什么会认为橙天嘉禾值这个价
当时建立的都是标准化的连锁经营模式,采用的是“大总 格呢?首先港股本身大多数都是低估的,橙天嘉禾也是低
部、小前台”的模式,用很强的中央总部完成很多职能功 估的。另外从买方的角度来看,像前面我们提到的战略考
能,比如财务、电商谈判、片方对接、发行对接等等,我 虑的话,也是值得付出更高价格的,要在收购、兼并的大
们在影院只设置三到四个管理组,20个左右服务员,人力 潮中巩固我们的市场份额,有品牌上的补充、市场布局上
050 www.cine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