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Cine_202302
P. 46
人类抛弃了过去,也抛弃了几千
年来积累的很多传统观念。所以保守
者称为《阿凡达》为“人奸电影”。
但“抛弃”这个词有些偏激,咱
们换一个词——“适应”。
“和谐”派的观点很简单,并
不是主动谋求与外星融合,而是为了
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这样。《文明:太
空》的世界,殖民星球上有大量敌对
的虫族,包括可以掀翻载具的攻城
虫,还有随处可见散发有毒气体的沼
泽地,玩家接触到这些气体会“掉
血”。
为了生存下去,“和谐”选择了
外星生物融合来适应环境的道路。其
中包括改造自己的呼吸系统,可以自
而《流浪地球》这种把地球装上发动机一块带走的 由呼吸外星空气,以后遇到沼泽气体非但不会掉血,还
方式,更是最为“纯正”的地球派代表。 会“疗伤”涨血。
PS,“纯正”派科幻作品鼎盛时期是上世纪50-70 面对随处可见的虫族,人类选择和谐共处,改造
年代,严格意义上说就是冷战时期,很多科幻作家就把 自己的基因序列,与虫族建立桥接。融合之后虫族非但
自己对和平世界的向往寄托在文学作品中,比如《星际 不会攻击你,还会与你一同保卫殖民地,后期甚至还能
迷航》小说中的世界就是一个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的 建立一支虫族大军,指挥巨大的攻城虫摧城拔寨。
文明乌托邦世界。 《文明:太空》里,“和谐”倾向的胜利方式是
如今这样的科幻作品越来越少了,倒不是因为过时 “超越胜利”,即达到一定等级之后,建造生命之花,
(大部分人对未来的期许依然是这样),而是为了制造 彻底唤醒星球的中枢系统,与新家园完全融为一体,而
更多戏剧冲突,科幻作品中往往会呈现一个跟我们预期 作为地球人的属性,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了。
不一样的未来世界,说白了就是猎奇效果,也就有了如 但归根结底他们依然是人类的后裔,是人类文明
下两种倾向。 的延续,或许形态已经完全不同,思想方式已经完全不
同,但人类这一存在必将继续生存下去,在宇宙的人类
和谐:适应进化流 后裔,不断适应环境,超越自己,将自己“进化”到更
“我们将不可避免的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拥抱 高境界。
你的新环境并接受一切” PS,想到了《异形》,不就是这样吗?异形的幼
“纯正”是外星派,在游戏里是人类与外星融合, 体“抱脸虫”以宿主为载体,会入侵宿主的基因系列,
适应外星的生态系统,最终变成半人半外星的生物,相 进行自我DNA优化改造。异形诞生之后,会具备宿主
当于变异人,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很难适应,或者很难被 的生理特征,以便适应新的环境。宿主什么样,异形就
称为地球人。 是什么样子。
代表作科幻电影,当然是《阿凡达》喽。 这样不断适应、不断进化的方式,是异形作为一
詹姆斯·卡梅隆打造的《阿凡达》为我们呈现了一 种生物兵器的可怕之处。
个与众不同的阿凡达星球。无论是第一部的森林,还是
第二部的海洋,电影的核心观点就是“万物有灵”。 至高:解放思想流
比如灵魂之树爱娃,就是潘多拉星球的神经网络, “生物学是熵,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混乱?人与机
凝聚着万物的力量,是纳威人的信仰图腾。而人类主角 器之间的选择是错误二分法。”
杰克·萨利来到这里之后,是要通过阿凡达技术,努力 “至高”是智能派。在游戏里来到外星的人类殖
适应这里。 民者反思了在地球的过去,得出结论人类需要更加严格
如果说《阿凡达》的关键词是适应,《阿凡达2》 的监控和引导。简单的说,就是抛弃有机体,把人变成
就是“抛弃”。片中杰克·萨利彻底融入纳威人体系里, 半人半机器甚至完全的机器人(变形金刚?)。
基本跟人类毫无关系了,甚至还产生了不共戴天之仇。 如果说“和谐”倾向还有一定人类基因在其中,
046 www.ima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