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Cine_202302
P. 17

“现实那么悲惨,我为什么要回去,还不如一走                       了,也无意中发现了那本《深海大饭店》。而这本无人
                   了之?”这是濒死之际,参宿的内心世界吧。                            问津的绘本,成为了参宿幻想出来的“避风港”。
                       这时候,你只是需要一个引路人。                                 我想,南河第一次驱赶参宿的时候,大概率内心
                       因为人更多的是要自我拯救,但也需要外界的善                       也是开心的——终于有人欣赏我这本书了,可惜她没有
                   意去引导你、帮助你。                                      买。这里就带着点互相救赎的感觉了。
                       最终带着她逃离黄泉之地,带到深海之眼的,是                           在随后的故事里,乃至结局,南河是全片的“戏
                   船长南河。                                           眼”,也是最让人动情的角色。
                                                                       在海上漂流的一天一夜,南河一直在努力在让她
                   无人知晓的南河                                         开心、不要“睡过去”,他只向参宿展现了乐观积极
                       南河其实跟参宿是一类人。至少我们确认,他也                       的样子。所以我说南河与参宿是一类人,他们努力用
                   是不开心的。也是在假笑,逗别人开心,而且,他也被                        假笑,让别人开心,但自己却是不开心的(想起了托
                   人忽视。                                            德·菲利普斯导演的《小丑》)。
                       不信?开场游轮上,那位小丑入镜了好几次,一                           他是一个假笑的人,最终却告诉对方:希望你今
                   直到他打断参宿看书,他一直“在你左右”,但观众大                        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
                   概率没有注意到他。(以至于这位连个正经的剧照都没
                   有,配图都难)                                         打破“恐惧症”
                       南河就是一个普通的打工族青年(北漂或南                             “小丑恐惧症”,这个词大概很多人都听说过,
                   漂?),从剧情透露的信息,他应该是个失意的画手,                        包括各种影视剧里,无论是DC的《小丑》还是《小丑
                   那本彩绘本《深海大饭店》就是他的杰作。                             回魂》,里面的小丑都是让人害怕的存在。
                       但由于种种原因,南河只能落魄于此,定价168元                         唯独《深海》里,南河的小丑形象,竟然如此温
                   的《深海大饭店》大概率销量不好,否则他也不会在这                        暖动人,这是本片的特殊之处,也是导演田晓鹏在本片
                   里假扮小丑卖艺。                                        中“一体两面”的体现。
                       而他一直念叨的家乡,应该是很久没有回去了,                           “小丑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
                   可能是与家里人关系不好(跟参宿一样),或者因为自                        2%。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对小丑的恐惧通常是在
                   卑无颜见家人。                                         童年时期开始的,这一点甚至早就被纳入心理学家的圣
                       谁会注意到一个假笑的小丑呢?但参宿注意到                        经《精神紊乱的诊断统计手册》中了:




































                                                                                              www.imaschina.com    017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