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BP_202009
P. 18

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大量的测试。                                      增长。另一方面,量化位深在前期拍摄时主要体现在录
               1.前期拍摄选型与图像指标制定                                   制RAW格式或带LogGamma的机内压缩文件这两大类
               本次拍摄首先要面对的是高海拔问题,当地原住民的房屋                         上,RAW数据一般数据量很大且拥有14bit以上的量化位
           基本建立在2500到3000米海拔的半山腰上。由于地形复杂,部                       深。目前大多数机内录制的带LogGamma压缩文件码流
           分地方只能允许摩托车通过,摄制组在前往每天的拍摄地之前                           相对较小,位深也以10bit为主。这些都是直接与生产成
           大多要负重徒步爬山,拍摄场地限制了大型摄影器材与灯光设                           本挂钩的问题,也是设备选型时非常难以取舍的。
           备的运输和架设。
               其次,光照及光比问题。对于野外纪录片的拍摄来说,特
           别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基本上
           都存在着室外自然光比大,室内低照弱光的问题。美人谷内的
           房屋建筑属于藏族风格,房屋外墙刷成白色、主体结构全部以
           自然开采的石头和泥土搭建而成,窗户开孔小、位置也较高,
           屋内一般不具备亮度较高的照明灯具,有些居民屋内甚至不开
           灯,这对摄影机低照弱光下的性能是一种考验。
               再者,纪录片的拍摄面临大量纪实性拍摄需求,尤其在
           4K分辨率下,每张存储卡的续航能力都十分有限,必须考虑到
           DIT数据备份与存储卡的使用时间。
               同时,由于经费所限,为了更好的控制边远山区的交通、
           食宿等成本,摄制组由3位摄影师兼顾DIT,加1位录音师,1位
                                                                 图6 拍摄设备及现场照
           导演组成。
               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在设备选型时都必须考虑。而设                              最终,综合考虑生产成本、时间及自然条件等客观
           备选型的优劣与取舍,决定了图像质量的优劣,我们只能综合                           因素,本片使用的设备及录制格式如下:
           评定影响图像质量的五个因素(如下图所示),即:空间分辨                               主机位使用SONY  F55搭配安琴16-42/30-80mm
           率、时间分辨率、动态范围、色域以及量化位深。慎重考虑并                           轻型变焦镜头组,SONY  FS7搭配富士18-55。录制
           做出合理的取舍,在平衡中达到最优的性价比。                                 XAVC-I 4:2:2 10bit UHD 50P,色域和LogGamma选用
                                                                 S-Gamut3.Cine/S-Log3。
                                                                     辅助机位选用小型的SONY A7S2搭配Canon EF系
                                                                 列镜头组,录制XAVC-S 4:2:0 8bit UHD 25P。色域和
                                                                 LogGamma选用S-Gamut3.Cine/S-Log3。
                                                                     移动跟拍机位使用Nebula 5100 Slant手持稳定器
                                                                 挂载对焦功能出色的SONY  A6300和E卡口16-50mm
                                                                 镜头,录制XAVC-S  4:2:0  8bit  UHD  25P。色域和
                                                                 LogGamma选用S-Gamut3.Cine/S-Log3。
                                                                     这种轻型便携化、成组式的机型配置模式非常适合
                                                                 纪录片拍摄,也是我们长期在各类型项目团队化拍摄工
                                                                 作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出的一套成熟方案,具有很高的
                                                                 性价比。
           图5  影像图像质量的五个因素                                           2.HDR后期制作
                                                                     对于HDR技术来说,它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没有过多
               对于目前的专业级数字摄影机来说,只要具备超高清拍                          改变现有SDR超高清前期的拍摄方式,真正与现有SDR
           摄功能就会相应具备宽色域的记录能力,动态范围最低也达到                           超高清生产流程出现差异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后期调色
           12档左右,同时机身体积大小灵活多变,基本上可以满足了各                          工作中。在此前,我们在对光比照度可控的晚会类以及
           类拍摄需求。所以,真正让我们做出取舍的是量化位深与时间                           使用单一机型拍摄的专题类HDR作品进行调色时积累了
           分辨率(录制帧速率)这两个方面。从25P上升到50P,意味                         一定经验。《美人谷》的HDR制作则是我们在复杂多机
           着现场存储卡可记录的时长缩短了一倍、后期的数据量增加了                           型拍摄、现场光照条件不可控的纪录片中的首次尝试,
           一倍、存储空间占用变大了一倍、存储读写带宽需求增加了一                           相比之前的以探索性、实验性为主的HDR制作来说难度
           倍、后期制作渲染负荷也至少增加了一倍。这么多的“一倍”                           更大。所以,本片HDR制作从前期到后期均是以最大
           最终会导致的就是生产成本增加与生产效率的降低呈几何级数                           限度契合实战需求为首要目的。在本片的HDR后期调



          18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