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AV-201709
P. 36

策划






                        一,也是不断创新的结果。与台电一样,威创每年对研                      80%是发明专利。这两年随着技术和市场的逐渐成熟,
                        发的投入都超过了销售额的10%,拥有和申请已获受理                     光峰光电厚积薄发,产品以国际同类公司1/10成本的
                        的专利近2,000件,其中80%以上为发明专利,全面覆                   巨大优势推向市场,受到了用户极大欢迎,不仅被国
                        盖拼接显示系统核心技术。如今其业务范围遍布全球50                     内外用户采用,还吸引了LG、巴可等国际一流公司参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市场成功实施了10,000多个工                   与其光源项目的合作开发,其技术路线逐渐成为业界
                        程项目,广泛应用于政府、电力、军队、公安、交通、                      主流方向和标准技术。
                        能源、金融、广电、企业等各个行业。                                 除了光峰光电,中视迪威也是一家拥有激光光源
                                                                      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公司,与光峰光电的荧光激光方式
                        核心创新带动行业发展                                    不同,它专注的是更高亮度的三基色纯激光,主要应用
                            虽然不少AV企业都在谈创新,但创新可大可小,                    在电影放映机和工程投影机上面,占据的是高端市场。
                        真正的核心创新并不多。然而核心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坚持创新,中视迪威推出的SINOLASER激光数字
                        不仅对企业,对行业也有带动作用。                              电影放映机成为全球第五家、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
                            近几年激光投影在国内发展十分迅速,远超国外,                    个通过了好莱坞数字电影组织DCI(Digital  Cinema
                        而伴随着激光投影,国内投影机品牌数量也迅速增加。可                     Initiatives,即美国好莱坞数字影院倡导组织)认证的
                        在此之前却不是这样的,国内市场长期被日本、欧美品牌                     电影机品牌,打破了国外电影机品牌的垄断。同样,它
                        把持,即使偶尔出现几个国产品牌,经营状况也不好,有                     也吸引了NEC等国际公司与之紧密合作。
                        的昙花一现,有的甚至还没在市场上打响就销声匿迹了。                         由此可见,核心的创新的重要性。当然核心创新
                        这其中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                     并不容易,尤其是只靠企业自身,更是困难重重。可
                        核心技术。很长时间,投影机的芯片、光源,到光机、镜                     喜的是,现在国家从政策层面有了更多支持,让企业
                        头等几乎所有重要部件技术均都来自于国外,这使得国内                     创新之路走得不再那么艰难。
                        品牌,无论在品牌知名度上、工业设计上、还是成本控制
                        上都很难占据优势。不过随着国产激光光源技术的推出,                     与国家政策同行
                        这一市场发生了以上所说的变化。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后,国家又相继发布
                            光源是投影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传统的灯泡光源不                    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制造业创新中
                        仅使用成本高,而且在寿命、安全性、散热、灵活性上                      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和《关于推
                        也受到一定限制。而激光光源的出现,不仅具有了长达                      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
                        数万小时的超长寿命、没有了更换灯泡的麻烦和成本支                      指导意见》,为中国制造和创新安上了智慧大脑。从
                        出,还拥有着设计简单、及时开关机、360安装等诸多                     2015年底至今,已有半数左右的省、市、自治区投入
                        优势。早在十多年前,激光光源就被业内公认为是未来                      资金启动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试点相关工作,
                        投影的主流光源,但一直不成熟,然而一家名为光峰光                      正在培养建设的省级中心已有35家。
                        电的公司却一直在坚持。事实上,其早在2007年就发明                        按照布局要求,每个领域布局一家国家制造业创
                        了ALPD荧光激光显示技术,在随后的多年时间里,不                     新中心,形成支撑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
                        断补充完善此技术路线,积累了1,000多项专利,其中                    重点产业集聚的省市可选择优势领域建设省级制造业
                                                                      创新中心,打造区域制造业创新平台。
                                                                          创新中心是按照共性需求来建立的,即面向产业
                                                                      发展需求,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研
                                                                      发,突破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供给瓶颈,带动产业转
                                                                      型升级。同时还将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依托现有或新
                                                                      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挥行业骨干企业主导作
                                                                      用、中小企业协同配套作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支撑
                                                                      基础作用、行业中介组织的保障服务作用,形成联合
                                                                      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
                                                                      创新机制。
                                                                          目前国内AV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强,竞争能力
                                                                      偏弱,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积极投入
                                                                      其中,协同创新,共同把技术做强,产业做大,从而
                                                                      真正提升整体AV中国制造的话语权。


        3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