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AV-201704
P. 46
策划
珍惜“流量”,做一家“IP”公司
扫一扫 随身阅读
文/吴涛
【关键词】
IP化;注意力经济;“大V”;“爆款”; 流量;辨识度;淘宝;专人专事
本文要讲的IP,跟我们通常谈到的IT的IP,IP地址、IP电话的的那个IP不同,而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
IP作为近期热门概念有许多解读,有人说是知识产权,有人说是影视人物,有人将之定义为“有着独立人格魅力,并形成一个拥有
相同兴趣或价值观的社群,用户的参与感最终转化为消费”,引用罗振宇在2016年最后一天的跨年演讲时给的定义——
“(IP)是能凭借自身吸引力挣脱那些单一平台束缚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可以在多个平台分发的内容品牌或人物。
似乎还是不够具体。实际上,IP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电影行业早已有之,在好莱坞,由知名漫画、小说、舞台剧改编的电影不
胜枚举,由小说改编的本土电影、电视剧也频频上映。互联网IP剧——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在拍摄上映之前就已经具有了大量
的粉丝和关注度——更是不胜枚举。热门IP遭哄抢,因为票房相对于非IP剧更有保障。
一个真正的IP有多厉害?就以流行的真人秀节目来说,《琅琊榜》最热时有客户说只要胡歌上,先给他一个亿。不看团队和节目形
式,赞助商直接掏钱。如果了解目前电视台在真人秀节目制作方面处境的人,就知道这样的表态有多难得。(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
单约)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吸引流量的IP必定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买下了IP,就是买下了潜在的观众群体,几乎可以说是预定了票房和
收视率。
《琅琊榜》是IP,胡歌也是。
IP如此了得,能为我们所用吗?
做一家“IP”公司 以上种种,就IP化而言,我们认为既可以是具体
的产品、个人,也可以是抽象的品牌、企业文化,还
收购,自然是“买下IP”的捷径。 可以是这些元素的综合。
除了买下IP,“IP化”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 IP化是明确的、有辨识度的影响力指向,是
商业概念。甚至于,好产品的终极标准已经不仅仅是 关注的入口、吸引目光的磁石,是流量汇聚的通
畅销,而是IP化:有独立人格,有粉丝社群,有参与 海口。
感,变现转化率高。 延伸到行业来说,我们可以将IP化分解为产品IP
以目前流行的自媒体为例很容易说明问题,比 化、品牌IP化、领导人IP化、企业文化IP化等维度,
如,拥有500万粉丝的“罗辑思维”就已经迈出了IP化 来阐释行业的IP化思维。
的第一步。这一步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其电商书店
出售的《必然》日销售量达5万册,和早前的一些超级 领导人IP化
畅销书的销量已不相上下。而该书不过是经过了“罗
辑思维”的一次视频推荐而已。 领导人IP化是最直接的,最为形象,我们放在第
由“逻辑思维”大家必然会联想到“Papi酱”,她 一的位置来说。
的IP化、独立人格运作,堪称创造了一段传播神话。 纵观整个商业世界,从乔布斯、比尔·盖茨、扎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