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Cine-20171112
P. 33
万阻”的艰险体验表现出来,从而烘托出先
辈们“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
这,就是诺兰拍摄《敦刻尔克》的初
衷。说白了,他要拍一部“高体验型”电
影,要最大限度地让观众“沉浸”到敦刻尔
克撤退的艰险环境中去。
对诺兰而言,只有在拍摄与放映方式的选
择上,能达到最大完满的“融入感”,才能最
充分地实现自己的初衷。
还记得IMAX那句著名的广告语么:
watch a movie or be part of one?
完全沉浸式地融入画面中去,IMAX就是
干这个起家的。不谈拍摄手法,单纯从“回
放”的角度,提升“沉浸感”的设计有几
点。
首先,自然是银幕的大小,越大越好,大到让观众 影,是他追求的“零距离体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觉得自己异常渺小,才更有被巨大画面震慑的感觉。 原 但问题是,诺兰虽然有能力用得起IMAX胶片摄影
生的70毫米胶片IMAX影厅,其银幕有10个成年男性那么 机,有些基本的技术问题,却一时无法排除。比如说,
高,地球上尺寸最大的银幕,都是IMAX家的。 IMAX胶片摄影机不仅笨重,运行起来还有着难以忽视的
其次,IMAX影院的最佳观影位置,是后面几排的中 噪音,对于坚持现场同期录音、不做后期配音的诺兰而
间位置。坐在前面几排,巨大画面的压迫感固然更强, 言,他只能寻找替代的大格式胶片摄影机,来拍摄片中
但要论融入画面的程度,不如后面几排多了一丝“悬 对话比较集中的场景,约占全部片长的25-30%。
空”的无力感:一个悬在空中的人,视野里充斥的画 这部分采用5片孔常规70毫米胶片(图中左下角)
面,就是他感知的世界,自然是身在其中了。 拍摄的素材,在后期光学放大,然后翻印到IMAX规格
稍微观察一下正牌胶片IMAX影院的座椅区设计,就 的15片孔70毫米中间片上。如果观众在正牌70毫米胶片
知比一般影院要陡峭得多。从侧面看过去的话,IMAX影 IMAX影厅、或装备有1.43:1巨幕的激光IMAX影厅(国
院的座椅梯度,相当于将后排观众抬起来拍向银幕,观众 内三家都具备,分别在东莞、哈尔滨、昆明这个三个城
会感觉被直接扔进了画面。在这样的位置欣赏一些太空题 市)观赏此片,有可能会注意到那些2.20:1画幅的对话
材或航拍场景时,部分观众甚至会身临其境到心慌慌。 场景,颗粒感会相对较重。对胶片控的影迷而言,这可
然而,要投放那么大的银幕,原始素材也得足够清 能代表他们最喜欢的质感。但就全片素材统一性而言,
晰才行,否则被放大的画面会惨不忍睹,连基本的“可 尽管诺兰和他的团队已经从镜头选择、到布光构图方面
观”都达不到,更谈不上“融入”了。因此,诺兰要想 做了足够多的协调设计,算是当前技术条件限制下的小
利用IMAX影院的沉浸式体验,只能采用IMAX特定规格 小遗憾吧。
的、15片孔70毫米胶片拍摄。 未来如果真解决了IMAX胶片摄影机的噪音问题,我
看图中的各种规格胶片的实际尺寸对比,可以直观感 毫不怀疑诺兰会用它全程拍完一部电影,绝对的。
受到IMAX胶片的碾压性优势。作为模拟格式的胶片,其
实无法完全与讲究分辨率的数字格式直接对比。但按照 大格式胶片拍摄的挑战与创新
诺兰的说法,IMAX胶片记录的画面,相当于18K分辨率 为对标终结融入式观影体验而选定摄影器材后,剧组
的数字画质。多数业界人士的评估没诺兰那么高,但也 就得每天面临一些技术和艺术上的挑战。
同意比12K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在目前,包括IMAX自 影片有三条时间线,分别对应空中、陆地(包括海
家的数字摄影机在内,没有一款数字摄影格式能达到那 滩)和海上的场景。
样的画质。 大格式胶片怎么拍摄空中镜头?并不是想当然的那般
再加上诺兰是众所周知的胶片控,他就是喜欢胶片 容易。鉴于高度和速度带来的危险,好莱坞拍摄的空战
呈现的质感,他就是享受胶片在洗印中经历光化学反应 场面,特别是那些表现飞行员神情动作的近景镜头,以
的神秘而有魔力的过程。敦刻尔克对他而言是种历史情 及他们POV视角的镜头,极少有真的在空中拍摄的。
结,他觉得用数字方式再现,相当于在历史与观众之间 过去通用的此类场景拍摄,都是棚拍,但具体实现方
人为制造隔阂,具有某种程度的荒谬感。就像他坚持采 式有所不同。一种是用现场投影(正投或背投),将事
用和当年士兵同龄的演员一样,胶片现场捕捉的真实光 先准备好的航拍素材、投射到幕布上充当背景;演员则
www.cinechina.cn 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