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AV-201703
P. 43

技术






                                                       信息进行传输,就连智能手机也完全能胜任这项艰巨
                                                       的任务。
                                                           国内方面,蚁视科技早在2012年就光场相关技术
                                                       申请了国际专利。蚁视科技的创始人覃政表示:光场
                                                       显示技术,通俗一点说就是它能同时呈现多个显示平
                                                       面。目前蚁视的光场显示技术已经能同时显示10个平
                                                       面,因而能够显示出具有连续体积感的实体,在空气
                                                       中产生全息的效果。蚁视的光场眼镜,有一个明确的
         斯坦福大学光场眼镜原理图
                                                       要点,就是图像的显示效果一定要真实逼真。透过眼
          云端的流信息、以及为已经购买了各种头盔的终端用                      镜看到的虚拟场景和真实场景,都是由计算机处理过
          户使用的App。                                     的,因此看起来效果是一样的。而传统的增强现实或
                                                       透过式显示技术,显示出来的虚拟图像,一般都是半
          蓄势启动                                         透明地浮在空中的,而且亮度极高。利用蚁视的光场
             光场技术对于目前稍显疲软的虚拟现实可谓是                      显示技术,就有可能显示出亮度跟自然物体一样的虚
          利好,对于光场技术本身来说,也终于找到了用武之                      拟物体,因而真正能做到分不清真实和虚拟。
          地。如今国外不少公司,如Magic Leap、Lytro、NextVR              前不久,光场视觉公司刚刚发布了光场眼镜这一
          、OTOY、MicroVision等都在积极推进光场技术的发展              品牌LOGO,不过产品并未亮相。光场视觉CTO王一中
          进程,而国内公司在此方面也毫不放松,紧紧相随,                      表示这款产品目前还在进行最后的完善中,预计明年
          这其中包括蚁视科技,光场视觉公司等。                           春节后将会推出开发者版本。这款光场眼镜能够达到
             据推测,Magic Leap投资1.5亿美元建立的生产线              视网膜级清晰度、无色散、不失真、最高可达150°+
          最先推出的可能是头戴式光场显示器,但最终产品应                      的全视野VR沉浸感和AR真实感,同时可实现VR/AR模
          该是一副眼镜。当戴上设备后,它会阻挡视野,硬件                      式切换,即是VR又是AR,重量方面最低可以做到80克
          直接将图像投射到视网膜。在半透明的眼镜内有一套                      左右,可适合长时间佩戴。
          光学系统,图像通过光学系统投射。产品不会伤害眼
          球,当观看时,产品不会强迫用户盯住屏幕,而是像                      商业化尚需时日
          平时观察世界一样观看。硬件持续收集信息,扫描房                          虽然目前各个光场技术厂商都摩拳擦掌,不少投
          间中的物件,倾听声音,追踪眼球动作,观察手部移                      资者也纷纷下注投入,但要实现光场技术在虚拟现实的
          动。最终虚拟环境中的对象可以理解环境,可以与真                      商品化、产品的规模化仍存在一些困难。原因在于:首
          实世界互动。                                       先,光场数据量太大,数据存储和传输都将面临问题,
             NextVR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光场摄像技术,配备了                  现有的网络带宽还无法实现流畅的光场内容分享。好在
          光场技术的镜头,可以同时捕捉到整个背景的光场,                      已有一些厂商如OTOY等正在研发压缩光场技术,试图
          拍摄的图像可以随意改变焦点,移动视角,相当于捕                      降低数据存储量,但实际效果还有待考证;其次,光场
          捉了某个瞬间的全部影像。而这意味着,当我们在这                      显示的计算量也是是传统2D影像的好几倍,现有的移
          种镜头拍摄的影片中移动时,图像也会随之变化,感                      动端通用处理器难以负担如此大的计算量,现阶段的光
          受起来就像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行走。这大大提高了                      场处理仍然依赖电脑,小型化便携性实现困难,除非
          虚拟现实的浸入体验,并且不管在哪个角度,这种体                      设备体积和光场显示效果之间寻找平衡点,才能在短
          验都不会失真。                                      时间内实现小型化;第三,除了光场效果影像需要大
             OTOY是一家专注于光场数据渲染与压缩的公司。                   量硬件资源来进行渲染,堆栈式的屏幕也需要更高的
          由于VR画面需要后期进行大量图形渲染,而光场技术                     分辨率和更强的背光。这就是为什么Magic Leap花了十
          恰好可以将真实拍摄和虚拟构造的3D信息进行数字化                     亿美元至今仍推不出一个成形产品,Lytro在2015年11
          保存,因此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让VR电影和VR游戏达                    月就发布了VR光场摄影机Immerge,但等了接近一年
          到最逼真的效果。不过想得到优秀的渲染画面,同样                      后的2016年9月才展示了Immerge拍摄的第一支样片的
          要付出代价,撇开光场设备的价格不说,光是拍摄文                      根本原因。然而即使如此,大家仍然对光场技术充满期
          件的大小已经让现在的网络带宽吃不消了。庞大数据                      待,因为它不仅对于VR虚拟现实,对于AR增强现实、
          量导致存储和传输出现困难,不利于光场技术的有效                      MR混合现实的发展同样意义重大,虽然商业化还面临
          普及。不过OTOY公司宣称,通过他们的复杂算法压缩                    困难,但仍然值得等待和投入。相信过不了几年,光场
          后,仅仅需要1.5Mb/s的速度就可以对单个演员的光场                  必将担当大任。


                                                                                                              41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