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Cine_202204
P. 14
部作品的“限制因素”,也就是施展不开,都是同一类
型电影,久而久之会出现同质化问题。
在《复联4》之后,凯文·费奇和乔恩·费儒(《钢
铁侠》)等漫威核心的团队,在母公司迪士尼的要求之
下,去帮助同门《星球大战》,拍摄《曼达洛人》等著
名剧集。
他这么一分心,漫威这边就颓势明显,幸亏小蜘蛛
带了一波节奏,未来《奇异博士2》的多元宇宙概念,
也让未来大有看点,漫威这边算是风景依旧。
★《永恒族》的未达到预期,也给漫威敲响了警钟。
因为在MCU宇宙里,牵一发而动全身,假如有某
部作品失败,未来只能捏着鼻子继续拍,你不能略过,
否则就证明你这个宇宙策略的失败。
★而且对于演员和角色的粘合度也要求极高。
漫威宇宙的布局都排到了2025年了,但大伙又都不
能都围着你转,演员的档期、合约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这就导致电影的成本和制作周期不断加大,诸如黑
豹的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因病去世(R.I.P),MCU也
只能临时调整策略,因为《黑豹2》不能不拍,漫威早
已安排好该片将于2022年11月11日公映了。
可见,MCU发展的越广,规模越大,上述这些问
题就逐渐浮现。
但这样的问题,对DC电影来说,毫无压力。
电影失败了?那就换个电影拍。就连《正义联盟》
这么大的电影,说舍弃就舍弃。演员不演了?那就马上
比如《自杀小队》的衍生电影《猛禽小队》惨败, 换人。同质化?不可能,我们电影制片人和制作团队来
这条线马上就被抛弃了。 自五湖四海,可以有《小丑》这样的文艺片,可以有
★这样做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摊大 《X特遣队:全员集结》这样的R级大片,更有《雷霆
饼”,过度追求热门IP而导致“扔石头见高不见远”。 沙赞》这样的喜剧片。
话说除了在时代潮流之下DC电影的数量和种类多 什么,都说DC电影黑暗?我们的《海王》,可是
了一些,DC本质上又回到了上世纪末以及新世纪初那 相当璀璨炫目哦。
个套路之上了——那就是把热门角色往死里拍,比如蝙 世间安得两全法,MCU与DCEU这两种宇宙发展
蝠侠,DC的点状布局里,处于DC电影“蜘蛛网”中心 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最重要的是,二者的发
的,永远是这个黑乎乎的侦探。 展模式,是因地制宜的。
从80年代末期到如今,蝙蝠侠都换了6位演员了, 简单来说,漫威影业采用大制片厂制度,凯文·费
不断的重启,导致这么多年了,DC电影,能拿的出手 奇与其团队,负责主导创作,拍摄团队也是漫威自己
的,还只有蝙蝠侠和超人。(未来海王、神奇女侠这些 的。有点像当年港片的新艺城公司,而导演和演员在漫
新晋热门角色,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威模式下,都是打工人。
尤其是跟漫威MCU一比,DC过度依赖热门角色的 DC之所以选择另一种模式,也是有其道理,因为
缺陷就更明显了。 华纳和DC,缺少凯文·费奇这样的核心制片人和团队。
漫威MCU这样的线性布局、多点开花的长期规 DC电影每部电影都仰仗不同的合作方和制作人,
划,既有人气角色撑门面,也有旧人过度给新人的能 一会儿诺兰和扎导(《超人:钢铁之躯》)、一会儿温
力,说白了就是可持续发展,这种MCU发展十多年还 子仁(《海王》),一会詹姆斯·古恩(《X特遣队:全
经久不衰的原因。 员集结》),都是带着自己的团队拍摄各自电影。各个
★漫威这样环环相扣的策略,需要凯文·费奇这样 风格都不统一。
又懂漫画又懂电影的强势掌门人,才能保持良好运作。 想要在这样的制片模式下玩MCU那种线性宇宙?
随着MCU越来越知名,电影宇宙有时候会成为一 不失败才怪呢?
014 www.ima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