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AV_202111
P. 27

观察·事件








                                                               地方在于,他们通过底层技术创新,把日本公司6
                                                               个月的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为6天,证明了中国企业
                                                               的实力。
                                                                   据悉,目前该公司已经能够提供粒径范围从5
                                                               纳米到1000微米范围内不同结构、不同材料组成、
                                                               任意大小单分散微球,并申请了30多项发明专利。
                                                               在液晶平板显示领域,其间隔物微球已经部分取代
                                                               日本进口产品,获得了相当国内市场份额;用于连
                                                               接芯片和面板的关键材料导电金球,以及用于光扩
                                                               散膜(板)的光扩散微球,也即将实现产业化。




                 微球机械强度低、变形大,不能满足控制液晶显示
                 的要求。另外,生产高性能微球需要用不锈钢反应
                 釜。国产反应釜生产的微球铁含量超标,需要用进
                 口反应釜的铁含量才能达标。
                    3、品牌优势。国外公司通过几十年的技术和
                 商业积累,多年前便垄断了这个细分市场,确立了
                 品牌和专利的优势。这对于后来者形成了不小的
                 壁垒。
                    因此,虽然这些年国内屡有微球研发获得突破
                 的报道,但大多局限在实验室中,无法实现商业
                 化,即使个别尝试了商业化,也因为无法保证量产
                 质量,而不被市场认可。
                    这也造成两家日本垄断厂商微球的价格居高不
                 下。但即使这样,液晶面板厂商也趋之若鹜。因为
                 价格虽然昂贵,但用量少,微球在整个液晶平板成
                 本中只占不到1%。厂商不会为了节省那1%成本,
                 冒着产品损失的风险,去使用质量不稳定的微球
                 产品。


                 获得突破

                                                                   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初步把微球这项关键核心
                    虽然困难不少,但我们真的就生产不出高质量
                                                               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也许真正攻克它还需要一
                 的微球吗?
                                                               段时间探索,但众人拾柴火焰高。目前在微球方面
                    今年6月23日,一家名为纳微科技的公司在科
                                                               取得进展的还有知益微球、精通科技等一些企业机
                 创板上市首日暴涨1127%。这家公司之所以获得
                                                               构。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卡脖子”技
                 投资者追捧,就在于其在微球方面获得了重大突
                                                               术终将成为历史,国内液晶平板产业链朝着全部国
                 破,成功的研发并量产出可以替代国外厂商的高质
                                                               产化进程又将迈进一大步。
                 量微球产品,而且具有知识产权。这家公司更牛的



                                                                                                                     27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