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BP_201803
P. 6
FROMTHEEDITOR
网址:http://bp.imaschina.com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imas2011
支持单位
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CRTV)
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ABS)
中国传媒大学(CUC)
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CBTA)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CSMPTE)
中国录音师协会(CARE)
中国城市电视台技术协会(TAOCCTS)
美国国家广播业者协会(NAB) 扫一扫随身阅读
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
美国广播工程师协会(SBE)
世界DAB论坛(WorldDABForum)
欧洲国际广播展(IBC) 奥运会推动广播机构创新
欧洲国际广播制造业者协会(IABM)
发行人/执行总编:汪稳功(wwg@imaschina.com)
副总编:李爱光(edit@imaschina.com) 今年新春之际,全世界亿万观众欣赏了平昌冬奥会。根据国际奥委会的统计,
主 编:李利平(lpli@imaschina.com)
本届冬奥会转播节目增加了14%,在数字平台上观看转播的观众大大增加,估计超过
副主编: 孔小芳(xkong@imaschina.com)
副主编: 刘海伟(hwliu@imaschina.com) 传统电视的一倍以上。
责任编辑 :何传威(che@imaschina.com) 当然,如同以往,新技术往往会在奥运会首先登场,它也是全世界广播机构增
撰稿编辑: 李晓梅(xli@imaschina.com)
强观看体验的科技盛宴。
广告(Advertising) 本届冬奥会上,美国NBC有约1800小时的直播和点播内容,并且进行了50小时
深圳:陈 雅(yachen@imaschina.com)
的VR转播。他们在现场使用了180°和360°摄像机,令观众身临其境观看平昌冬奥
0755-83862960x838
北京:汪 琛(cwang@imaschina.com) 会。通过试播,发现VR用于体育有巨大潜力。
马毓蔓(xma@imaschina.com)
010-8490-9102/3 由于移动宽带的大发展,移动观看体验对广播机构越来越重要。在冬奥会转播
上海:孙小雨(xysun@imaschina.com) 中,广播机构的OTT服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多过去是付费电视
13816866321
模式的观看被推送到户外和手机上,观众不用回家就能随时随地观看比赛。中央电
USA:EricTrabb(Etrabb@nbmedia.com)
Japan:EijiYoshikawa(callems@world.odn.ne.jp) 视台、欧洲体育台、BBC、NBC,几乎每家冬奥会转播机构都大力提供以移动和互
International:WengongWang(wengongwang@qq.com)
动为中心的OTT服务。
广告材料联络 彭奕瑶/ypeng@imaschina.com 另一大变化是统计资料的使用,这让以前从未看过某一比赛(如冰壶)的观众能
CarolineFreeland/cfreeland@nbmedia.com
够理解比赛且更被吸引。这是OTT的优势,使广播公司能够以个性化方式做这种工作。
制作、发行与网络(Production&CirculationandIT) 今年还有万众瞩目的俄罗斯世界杯赛。我们在冬奥会上看到的创新也将继续影
行政及IT副总经理:饶宏龙 响世界杯赛。
制作总监:侯方龙
制作助理:周维容 在平昌冬奥会上广播机构投入了大量的大数据,采用虚拟现实把观众带入很高
IT经理:黄少武 的信息水平。下一步在世界杯,将是如何个性化该信息,为观看体育比赛增加一个
IT助理:宁鹏成 王书
全新的维度。
深圳依马狮传媒运营中心
还值得一提的是,韩国SBS、KBS和MBC电视台已在韩国推出了世界首个用于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民路中央花园长乐阁3B(518048)
电话:0755-83862930/40/50/60/70/80 免费UHD广播的地面ATSC 3.0广播网,通过此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观众在
传真:0755-83862920 平昌冬奥会时已可观看UHD比赛内容。
看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惊艳的高科技“北京八分钟”,对四年后的北京冬奥会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9-0843
更是充满期待。
定价:人民币15.00元
自办发行 本月举行的CCBN展会主题为 “新智慧、新生态、新视听”,又何尝不是一
承印单位:香港美迪制作有限公司 场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展示。例如,我们在脱胎于有线展的CCBN上可以看到,创新
将令有线网不会过时,使有线运营商能够在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同时继续使用其HFC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士和单位均不得对本刊之一部或全部
进行任何复制或转载。凡本刊所载之文章,版权自出版之日起即归本刊所 网络。采用新有线宽带标准,上下行带宽将大大增加。HFC、光纤和无线技术的发
有。作者如有异议,请于投稿时特别声明。所有来稿,三个月内不得另投他
展,无线与光纤网的集成以及与移动网络的集成等都是创新的重点。相信观众能够
处;否则引起纠纷,一切责任将由投稿方负责。
所有本刊刊载之广告和文章,均不代表本刊的立场和观点。本刊不负广 在CCBN看到各种创新技术、产品和应用,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告客户和文章作者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之任何直接和间接连带责任。
本刊同时进行数字发行,作者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我刊及我
刊合作网站信息网络传播权;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括此项授权的收入。
《传播与制作》旨在提供媒体与娱乐行业的发展动向、最新视音频实用
技术及其日常应用的信息资料,发行面向电台、电视台、网络传输公司和广
播电视主管机构、研究部门、厂商、教育机构及其它企事业声像单位的专业 wwg@imaschina.com
人员。
手机浏览请扫描
《传播与制作》为依马狮传媒旗下刊物。依马狮传媒同时出版《InfoAV》 下期内容
(信息化视听))和《电影中国》,系国内领先的视音频技术领域的
专业信息提供商,全线覆盖广播电影电视、专业视听、电影娱乐 SDN解密
及影音视听技术各细分市场。 基于互联网的节目高效传输方案
6